不分伯仲是个常见的成语,它的典故也很有意思: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,均为扶风郡人,经历也极为相似,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,与傅毅成为同学,一起在太学中崭露头角永平五年(62年),班固迁。不分伯仲成语典故?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不分伯仲成语典故

不分伯仲成语典故(1)

不分伯仲是个常见的成语,它的典故也很有意思:

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,均为扶风郡人,经历也极为相似,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,与傅毅成为同学,一起在太学中崭露头角。永平五年(62年),班固迁为郎,典校秘书,二人又在洛阳相遇。

汉明帝时期,神雀群集,明帝要求百官作《神爵颂》,班固、傅毅献赋,均得到了汉明帝的称赞,平分秋色。在反对迁都长安问题上,班固作《两都赋》,傅毅也作了《洛都赋》、《反都赋》。汉章帝即位后,召傅毅为兰台令史,二人又成了同事。傅毅作《显宗颂》十篇,显于朝廷,班固心中颇有不平,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讥讽傅毅“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,下笔不能自休”,引出了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的千古话题。

汉和帝时期,窦宪任车骑将军,请傅毅为主记室。不久,窦宪升大将军,又以傅毅为司马,班固为中护军。至此,二人又成为同僚,均作《北征颂》歌颂窦宪北伐的功绩。在幕府中,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窦宪的重用,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。不久,傅毅去世,班固也在永元四年,因窦宪谋反案受株连,死在狱中。

傅毅作为东汉的文史学家,为世人交口称誉,与班固不相上下。王充在《论衡》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评价:“是以兰台之史,班固、贾逵、杨终、傅毅之徒,名香文美。”三国时期,曹丕在《典论》中也说:“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。”

不分伯仲成语典故

不分伯仲成语典故(2)

不分伯仲,汉语成语,拼音是 bù fēn bó zhòng,意思是指分不出第一第二。三国·曹丕《曲论·论文》:“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。伯指的是孙伯符(孙策)仲指的孙仲谋(孙权),当时曹丕认为他两兄弟谁主政都差不多,所以不分伯仲。意思就是傅毅和班固,就跟孙策跟孙权一样不相上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