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核是地球内部的最深处,位于地球的中心,是由铁和镍合金组成的球形结构,直径约为3400公里,密度高达13000千克每立方米地核温度高达5700摄氏度,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地核的存在对于地球的稳定和。什么叫做地核?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什么叫做地核

什么叫做地核(1)

地核是地球内部的最深处,位于地球的中心,是由铁和镍合金组成的球形结构,直径约为3400公里,密度高达13000千克每立方米。地核温度高达5700摄氏度,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。地核的存在对于地球的稳定和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,它产生了地球的磁场,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、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侵袭。

同时,地核还对地球的各种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,如地震、火山喷发和板块运动等。

什么叫做地核

什么叫做地核(2)

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,位于地球的最内部,半径约有3470 km,主要由铁、镍元素组成,高密度,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.7克。温度非常高,有4000~6800℃。

根据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—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划分,地核可以分为外核、过渡层和内核。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将地核进一步分为二层:外核(深度2885-4170千米)、过渡层(4170-5155千米)和内核(5155千米至地心)。在外核中,地震波的横波不能通过,纵波发生大幅度衰减,推测其为液态;在内核中横波又重新出现,说明其又变为固态;过渡层则为液体-固体的过渡状态。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. 5%,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. 2%。

由于横波在内核存在,所以内核可能是固态的。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,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。近年来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,在地核的高压下,纯铁、镍的密度略显偏高,推测地核最合理的物质组成应是铁镍及少量的硅、硫等轻元素组成的合金。